close

在台灣目前投保率高達240%,每個人幾乎都有購買保險的情況下。

除了教大家如何規劃之外,如何自行檢視保單反而更加的重要(而不是一昧地加強)。

以下就來教大家依據以下三點做初步的判定:

 

 一、【我們的保單是否規劃太多終身險】


終身險:一般的業務員都會這麼說→「買終身險很划算,繳費20年即可擁有一輩子的保障」。

但事實上,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。

保險公司推出的所有商品都是經過精算師的計算,保險公司只是把我們這一生所需繳的保費壓縮成20年把它繳完。

所謂的「繳費20年即可擁有一輩子的保障」只不過是業務員的話術罷了。

因此終身險的保費才會較為昂貴。

而且終身險還要考慮到通貨膨脹、醫學技術和整個社會結構變遷的影響。

這部分小編之後還會再寫一篇文章來探討終身險跟定期險的比較。

在這邊先提結論→【目前只有殘扶險有規劃終身的必要性,其他險種則不需要】。

 

二、【我們真的有確實轉移風險嗎?】


 

1497408020475.jpg

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,保險主要是用來轉嫁【發生頻率低、損失金額高】的風險(ex:車禍、殘廢、死亡)。

損失金額較高的風險,我們叫做【大風險】。反之,則叫做【小風險】

常常看到很多人在規劃保單時,往往很在乎像是車禍擦傷或跌倒這種較小風險的理賠。

而忽略了自己是否有規畫足夠的額度來轉嫁【大風險】

試想看看,【住院一次10萬元的醫藥費】【殘廢導致這輩子永遠無法工作賺錢】,哪個風險是我們比較無法承擔的呢?

甚至,如果所有風險都可自己承擔,那還有需要規劃保險嗎?

當不知道該如何規劃時,可以試著從這個角度切入,會發現其實沒那麼的複雜。

 

 

三、【知道保單確切的理賠內容】

之前在網路上看過一則笑話,內容是說某A出了意外,找業務員說要申請理賠,結果業務員表示:先生,可是你買的是儲蓄險。

看起來很蠢,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對自己的保單的理賠內容不是很了解,只知道我買了醫療險,生病了就應該什麼都會賠,結果申請理賠時才發現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樣,很多眉眉角角保戶自己不知道,業務員也沒說明清楚,因此造成不少的誤會。

下面小編會說明各個險種的理賠大方向:

壽險:身故、全殘保險金。

意外險:因意外造成的身故、殘廢保險金、病房費、手術費、雜費(自費部分)。

醫療險:病房費、手術費、雜費(自費部分)、疾病一次金。

防癌險:罹癌一次金、癌症病房費、手術費、化療/放射治療/門診醫療費用、骨髓移植、義肢裝設、義乳重建費用。

殘扶險:殘廢一次金、殘廢扶助金(每年/每月)。

 

儲蓄險就是單純的儲蓄+一點點的壽險。套用到上面的例子,出了意外儲蓄險當然不會理賠!

所以我們在看保單時,一定要先知道自己買的種類,接著再裡面的給付細項和額度,更甚者再看條款。

不要點了一份大麥克餐,然後跑去跟店員抗議說怎麼沒有炸雞.....。

來亂的嗎.jpg

 

如果有更深入或是其他的問題,可以利用粉絲團或是LINE直接跟小編我諮詢喔!

 

保險好簡單,我們下回見!

1497452288771.jpg

LINE加入好友.jpg

 

arrow
arrow

    保險好簡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